愿你春风万里,归来仍是少年

时间:2017-09-13 19:36:55来源: 作者:魏联军、戴丹华点击:
本网讯 魏联军、戴丹华报道 “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中国雄于地球!”117年前,革命先驱梁启超对青少年爱国之心的仰天长唤,穿越悠悠

 

QQ截图20170913181725.jpg

本网讯 魏联军、戴丹华报道 “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中国雄于地球!”117年前,革命先驱梁启超对青少年爱国之心的仰天长唤,穿越悠悠历史时空,至今振聋发聩。

再过两天,是我国第17个“全民国防教育日”。9月13日下午,郑州市纬五路一小双语四年级《“少年中国说”爱国主义主题班会》的课堂,从校门搬到营门。

2.JPG

“同学们,几年来我们给大家上过无数堂知识课,但今天这堂爱党、爱国、爱军课,一定能感受到不一样的味道!” 在河南省国防教育基地,四二班班主任赵爽介绍,上这一课目的,要把“精忠报国”这四个字,烙刻进孩子们的心坎上!”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 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毛主席塑像前,120名同学唱《国歌》、重温少先队誓词,一张张小脸庞神情庄严。

“二七”大罢工的狂飙、挺进中原的铁流、淮海战役的炮火……国防教育基地展馆内,一行行散发着战场硝烟的文字史料,一帧帧定格着革命烽火的斑驳影像,一组组凝固着英雄血肉的雄浑浮雕,吸引着孩子们的稚嫩目光,革命先烈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的故事荡气回肠。

2.JPG

2.JPG

几年前,有位老红军问一位参观的学生,能讲出几个英雄的战斗故事,他摇摇头:“一个都讲不出来”。老红军尴尬一笑:“我们当初不要命地打仗,就为了让你们过上好日子,忘就忘了吧。” 

可是,我们能忘得了吗?

2.JPG

照片上面向彭雪枫将军照片行少先队礼的同学,是彭雪枫的后代——四二班同学彭宇澎,他没想到,在国防教育基地能看到自己的太爷爷。这是血脉的重逢,更是薪火的延续。彭雪枫是他的曾祖父,家里还存放着他当年的照片和遗物,爱国报国是彭家半个多世纪的家风。彭宇澎给同学们说:“爸爸妈妈经常对我讲,决不能忘记太爷爷和他们那代人!”

叔叔阿姨若相问,少年心向解放军。一步入整洁幽静的连队营区,同学们就被嘹亮口号声吸引,参观男兵叔叔和阿姨干净整洁的宿舍、看他们走队列、跟他们学敬礼,孩子们群情高昂。老师们说,这堂课点燃的热血、沸腾的激情,比平时课堂上说教的感染力大多了。

今天的主题班会,也是一堂忧患课。两天前,学校要求大家认真阅读七年级课文、法国作家都德写的《最后一课》:

“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一百多年前,主人公韩麦尔当亡国奴的血泪心声,深深敲击震撼着学子们的心灵。

“谁来保卫未来的中国?”一些学校轻视国防教育课,青少年学生忧患意识、爱国情怀淡化。有识之士曾为此大声疾呼。

2.JPG

2.JPG

QQ截图20170913181849.jpg

百年树木,十年树人。

此次班会的压轴课目:是《写给十年后的我》,以书信体形式写给十年后的自己,谈谈内心的爱国感受、军营体会、未来理想;作文备存到学校档案室,十年之后由个人领取。

寄存到学校的不仅是一篇篇作文,更是一颗颗爱国情怀的种子;十年后长大成人的他们,是否会记得孩童时真挚的心声,是否会恪守少年时纯真的诺言?

四一班学生胡天泽在作文中写道:“你好,还记得‘少年中国说’班会吗?无论现在的你在哪个大学里,请你别忘记10年前上的那堂课!”

青少年精神家园里,我们应当播撒什么样的种子、结出什么样的果实,值得深思。这个“红色课堂”敲响的“上课铃”,如晨钟暮鼓,余音未绝。

愿你春风万里,归来仍是少年!

2.JPG

2.JPG

2.JPG

 

 

你举起的右手里

握着多少神圣感

写在“全民国防教育日”前夕


亲历郑州市纬五路一小双语四年级《“少年中国说”爱国主义主题班会后,我很感动。毕竟,当下进电影院的多、进军史馆的少,进餐馆的多、进图书馆的少,是不争事实。

我曾经问过一位小朋友:“提起爱国,你最先想到什么?”他说:“红领巾是烈士的鲜血染红的!”“狼牙山五壮士!” 我又问:“你怎样去爱国呢?”他有点不耐烦:“我们都是小孩儿,爱国是你们大人的事!”

18岁就是“大人”了。今年征兵期间,我们对100名大学生做过问卷调查,很遗憾,有从军梦想的不足10人。

爱国这个话题,在青少年中有些 “高大上”。但此次主题班会点燃的爱国热情令人动容,尤其120名同学高唱《国歌》、庄严宣誓的镜头,震撼人心:他们举起的右手里,分明握着沉甸甸的神圣感。

“全民国防教育日” 前夕,我们不妨扪心问自己:你曾经举起的右手里,还握着多少神圣感?

看似问小孩,也是问大人;看似问现在,实则问未来。

2.JPG

躺在病床上的战士叫陈永龙,20岁,在驻洛阳原某“红军团”当兵期间,参加过98抗洪、国庆50周年大阅兵。2000年3月患了白血病,10月份,医院下了病危通知。生命弥留之际,团首长来到病床前,问他还有什么心愿时,陈永龙眼含泪花:“想走之前成为党的人……” 同病室的病友看到后,都很纳闷:“命都快保不住了,入党还有啥用啊?!”

部队党组织研究后,批准他为中共预备党员。那年12月20日下午,特殊的入党宣誓仪式在152医院重症监护室内举行:躺在病床上的陈永龙面对党旗宣誓,他使尽浑身力气抬起手臂、握住右拳,尽管不停颤抖,但他仍逐字逐句地宣誓。放下手臂的一刹那,陈永龙泪流满面:“我今天特别高兴,实现了人生追求;也很遗憾,刚成为党的人,却不能为党工作了!”

2.JPG

照片上的这位老人叫于彦斌,邓州“编外雷锋团”成员、曾与雷锋住上下铺,在“编外雷锋团”展览馆当了15义务清洁工,18年义务看护300亩“雷锋林”。1962年就写好了入党申请书,但直到2004年, 60岁时才加入党组织。

看到白发苍苍的他,却是新党员,我当时很不解:这样一位“活雷锋”,为什么被组织考验了42年?这位老兵说,入党申请书在枕头底下压了42年,是一直感到和同班战友雷锋相比差距很大,还不够格。我问他:这辈子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于彦斌说:“是握拳头入党宣誓的时候,真神圣、真光荣、真高兴!”

我脑海里时常浮现这两幕镜头,想起这一老一少举起的拳头。面对这两份用年轻生命和42年漫长岁月书写的入党申请书,我们应当反躬自问:今天,还有多少人记得当年面对国旗、党旗时发出的誓言?

拳头举起一次容易,一辈子不放下难。拳头中握的是什么?并非所有人都明白。

我又想起另一双手。30多年前,西南边境血雨腥风的战场上,他是手握冲锋枪的杀敌英雄,杏花春雨年代里,却沦落为戴手铐的罪犯。他声泪俱下地忏悔道:“当年,自己手里握的是理想、是信念、是奉献,但以后握的是不断膨胀的权欲、私欲和物欲!当年创造辉煌的是这双手,如今葬送自己的还是这双手!”

当庄重的神圣感淡化时,心里的优越感就会滋生;当崇高的责任感减少时,精致的利已感就会增长;当头顶的敬畏感不足时,心中的羞耻感就会消解。

在一个日益文明、自由、开放、包容的社会,胸怀忧患比歌颂辉煌更重要。我们呼吁对神圣感的内心认同,绝非矫情,更不是强加的道德绳索。也许生活的庸常琐碎,会辗轧那份纯真执著,甚至会击垮曾经的万丈雄心。正因此,看护好你曾经的理想和热情,才弥足珍贵。

你可以不相信神,但不能不相信神圣。

 


顶一下
()
踩一下
()
------分隔线----------------------------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