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我和鬼子拼刺刀

2.webp.jpg

人物小传:魏家盛,1926年出生,江苏省沭阳县人。1939年入伍,1944年入党。随部队转战南北,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1984年离职休养,正师职。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朝鲜国旗勋章、朝鲜军功章。

 



 

  2.webp.jpg

我之所以参加八路军还要从父亲说起。我父亲有知识,有文化,比较爱国。1937年,在外漂泊的父亲恰巧见证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他满怀对侵略者的仇恨,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道路。

3.webp.jpg

3.webp.jpg

5.webp.jpg

 

回到家乡后,父亲在沭阳和涟水一带宣传抗日,帮助淮河大队扩军。他把亲眼目睹的南京大屠杀惨状讲给乡亲们,并唱着学的歌谣:“叫老乡,你快去吧战场上,你快去把兵当。别叫日本鬼子来到咱家乡,老婆孩子遭了秧,看你怎么做”,发动乡亲们参军抗日。父亲每次出门宣传抗日时都把我带上,身教胜于言教,“你看我首先把我儿子,14岁的儿子带出来参军了”,那年我刚14岁,就这么懵懵懂懂的随父亲走上了抗日的战场,可没想到的是当上兵的第一天,我就接到了参战的任务。

5.webp.jpg

5.webp.jpg

 

那天吃了饭以后接到命令。当地的地头蛇,名义上是国民党的土匪,实际上是投降了日本人的汉奸队,也回家拉队伍(招人扩军),营里决定趁他们还没有发展起来,先把他们消灭掉,决定晚上去打。当时我们班只有三支枪,我因个子长得比较高,分到一支气枪,三发子弹,没有分到枪的每人两枚手榴弹。这是我打的第一场仗,弦儿不知道拉就把手榴弹投投出去了。好在伪军战斗力不强,加之畏惧八路军,战斗打得很成功,缴获了不少武器。此后,淮河大队在淮阴地区成了一支响当当的队伍,他们日夜不停的袭击敌人,给予了日军和反动武装狠狠的打击,根据地迅速得到了巩固。

5.webp.jpg

5.webp.jpg

最难忘的还是与鬼子两次短兵相接。第一次是大王庄战斗。1942年鬼子发动了冬季大扫荡,我所在的连队与日军正面遭遇。起初战斗打得很顺利,在连长的指挥下我们利用地形优势给鬼子以迎头痛击。可部队撤出战斗后却发现,担任阻击任务的三排没有赶到指定集合地点。于是,连长让我去通知三排赶紧撤出战斗。我端着枪把子弹推上膛,手顶着扳机,趁着月亮一步一步沿着巷子往前走。刚出巷口,突然一把刺刀从墙后捅了过来,刺在我胸部位置,我惊住了,手下意识的扣动了扳机。枪响时发出的火光,让我看到子弹正好打在敌人心脏上。鬼门关前走了一遭,但此时我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坚决完成连长交代的任务。忍着胸口疼痛,我继续向三排阵地前进。当我接应三排转移后,大量的鬼子赶到增援,三排由于撤出及时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危险,而我却昏迷了过去。

5.webp.jpg

这次受伤在我身上留下了疤痕,在我心里也留下了印记,我觉得没有正面消灭敌人,是一种耻辱,一个军人的耻辱。庆幸的是,在叶圩战斗,我迎来了洗刷耻辱的机会。

5.webp.jpg

19422月,日本侵略军恢复了交通线,企图蚕食解放区。我所在的新四军奉命打破敌人的战略企图。我终于等到了与小鬼子面对面的遭遇战。我想我被日本鬼子捅了一刺刀,我要还回去,让日本鬼子也尝尝中国人的刺刀。我碰到小日本鬼子是个大个子,连着两个回合没分出胜负,我心里直冒火,跳起来一刺刀把这个日本人捅到在地上。狭路相逢勇者胜,军人需要有敢拼刺刀的精神。

1.jpg

1.jpg

离休后,我和老伴坚持看书读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鱼骨画的传承人,在耄耋之年依然坚持创作, 用鱼骨“画”出“非遗”神采人。我著作的《少拼刺刀老学艺》一书是我一生的真实写照。

1.jpg

1.jpg

 

发布时间: 2019-01-17 09:55:42   点击数:

河南省军区政治工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