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弘扬大别山精神   

推动双拥工作创新发展

信阳军分区司令员  程德明

 

河南省信阳市是黄麻起义策源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首府所在地,在这里孕育出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新的历史条件下,信阳军民把践行大别山精神和发扬爱国拥军爱民奉献优良传统有机结合起来,深入扎实做好新形势下双拥工作,进一步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促进了军地建设发展。

传承坚守理想的优秀品质,夯实军民团结奋进的思想根基。大别山精神的核心是坚守信念,正是依靠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执着坚守,才有大别山区革命武装斗争的持续扩大。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驻军部队把传承大别山精神、铸牢军民理想信念作为共同的政治任务来抓。一是挖掘利用红色资源。军地联合对鄂豫皖革命旧址、红25军出发地、金刚台红军洞群等72处红色遗址进行保护开发,形成许世友故里等8个经典景区和红军长征之旅等4条旅游线路,建成鄂豫皖革命纪念馆、大别山国防教育园区等教育基地群,为广大军民接受革命传统熏陶打造了主阵地二是持续搞好教育引导。依托市委党校师资力量和驻军部队官兵,组成大别山精神巡回宣讲小组,深入大中院校、基层部队、民兵组织巡回宣讲。将大别山精神纳入各级干部培训、部队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激励军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是依托媒体宣传造势。信阳日报、晚报和政府门户网站分别开辟大别山精神系列谈专栏,各县(市、区)政府网站也开设专题网页,对大别山精神进行系统阐释。信阳电视台经常邀请军地党政领导到演播室接受访谈,市、县交通要道均设立红色景点宣传牌,车站、商场和城乡社区电子屏循环播放巍巍大别山、红色信阳情专题宣传片,扩大了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领悟胸怀全局的崇高境界,强化军民顾大局讲奉献的行动自觉。大别山精神的风格是胸怀全局,战争时期老区人民为革命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体现出崇高的革命情怀。军地各级注重以此激励军民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相互支持。一是支持部队建设用实招。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先后投入1亿多元建成拥军路”“拥军桥,在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为驻军单位新建迁建营区划拨土地540多亩,减免、垫付启动资金5000多万元。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建立科技拥军基地100多个,支持部队开展百余项科技攻关,为军分区系统解决四网合一建设难题,助推了部队信息化建设。二是维护群众利益讲大爱。近年来,信阳市先后3次发现日遗化学武器,相继发生油罐车、液化气槽车和氨气泄漏等危险事故,驻军官兵在生死考验关头不退缩,奋不顾身冲到一线及时排除险情。驻军部队在征地用地、用水用电、交通出行等涉及军地双方利益时充分考虑地方党委、政府的难处,即便在解决官兵普遍关注的随军家属就业问题上,也积极立足自我搞好技能培训和协调推介,先后帮助83名随军家属自主创业,减轻了地方的安置压力。三是解决难点问题聚合力。军地双方协同做好企业军转干部和退役士兵服务管理工作,地方有关部门提供政策服务、解决合理诉求,驻军部队和军分区系统发挥好娘家人作用,积极教育引导化解矛盾纠葛,连续多年无复退军人上访,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倡导敢于争锋的英雄气魄,增强军民推进经济社会建设的整体合力。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军民以勇于当先的气魄、敢于争锋的锐气始终站在烽火前沿。和平建设时期,信阳军民积极将这种勇当前锋的精神品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征程。一是合力打造魅力信阳品牌。着眼地域实际和物产特点,信阳市委提出建设魅力信阳的奋斗目标,努力打造以茶文化为龙头的城市品牌。驻军部队官兵全身心参与,积极主动当好城市美容师,累计投入2.8万多人次参加城市绿化美化工程;当好活动自愿者,为13届茶文化节提供安保服务;当好品牌推销员,利用出差、休假等时机推介宣传信阳茶品牌和红色旅游资源、十佳宜居城市特色。二是携手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信阳市战略位置重要,在整个中原地区建设发展中具有独特地位。市里鲜明提出勇当中原经济区建设前锋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开创具有信阳特点的发展新路子。军分区牵头协调驻军35个团以上单位结对帮扶35个贫困村、228个贫困户,帮助修建改建8条城乡公路、72条乡村公路、5座桥梁,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立下了新功。三是共同维护社会平安稳定。信阳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4条铁路、3条高速、3条国道大动脉横贯全境,保障畅通、维护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驻军部队官兵全力维护第二故乡和谐平安大局,坚持在重要时段、重要点位进行巡逻警戒,积极参与县、乡、村三级军警民联防联控,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重要的压舱石作用,受到了广泛好评。 

 

 

 

 

发布时间: 2016-12-15 19:54:03   点击数:

河南省军区电视网络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