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编外雷锋团展览馆

编外雷锋团展览馆.jpg

邓州编外雷锋团纪念馆位于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东入市口,湍滨浏览区内,紧靠207国道。

展览馆正面 (2).JPG

雕塑《雷锋战友》.JPG

编外雷锋团展览馆于2002813日破土动工,于2003226日竣工并正式开馆。1989年,与雷锋一起入伍的560邓州籍复员回乡战士自发成立了"学雷锋指导委员会",在他们的带动下,邓州先后成立学雷锋指导小组23个,学雷锋送温暖小分队1300多个,为邓州人民架起了一座了解雷锋、认识雷锋、走近雷锋的桥梁,群众亲切的称他们为"编外雷锋团"。他们的事迹被《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报道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19974月,经邓州市委、市政府、市人武部研究决定,正式成立邓州"编外雷锋团"

二楼.JPG

仰视图.JPG

 纪念馆总占地面积277亩,其中绿地面积189亩,道路广场面积88亩,总投资1700万元。整个设计以展览馆为主体,周围种植树木、草坪,前面以"一河两湖"为衬托,北与"两山"相呼应,西南设置为小型文化广场,形成以河湖、假山、广场为景点,以园路、小桥为线,以草坪、纪念林为面的点、线、面相结合,高低起伏、错落有四季有花的园林观。整个展馆共分两层四个展厅,以图片与实物结合的方法,充分运用声、光、电、多媒体等高科技手段展示展览的主题。

编外雷锋团展览馆20052月被中国集体雷锋评审委员会命名为“全国雷锋精神宣传教育基地”,先后被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分别命名为“河南省国防教育基地”、“河南省大中小学生德育基地”、“南阳市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南阳市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基地”、“邓州市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基地”、“邓州市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基地”。

            杜风瑞烈士纪念馆 

             DSC_0610.JPG

  红二十五军血战独树镇纪念地,位于河南省方城县城东北24公里处的独树镇七里岗,许南公路南侧,系红二十五军在长征途中与敌顽强战斗、血战致胜的纪念地。

 DSC_0601.JPG

 DSC_0604.JPG

 DSC_0605.JPG

 DSC_0597.JPG

 杜风瑞烈士纪念馆,位于河南省方城县城东北3公里,占地3875平方米,建筑面积340平方米。1972年建馆,原馆建于城关新华街。1990年迁建于县城东古庄路口,共有展厅11间,展有杜凤瑞烈士生平英雄事迹及杜凤瑞生前驾驶过的同类飞机-歼5型喷气式战斗机一架。厅前塑杜凤瑞烈士雕像一座,高5.3米。国家领导人张爱萍题写馆名“杜凤瑞烈士纪念馆”。

 杜凤瑞(1933—1958),河南省方城人,中共党员,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空军飞行员,1958年10月10日,在福建前线一次激烈空战中,他奋不顾身单独与四架敌机交战,在不到3分钟的空战中,一架敌机被他击落坠入大海。杜凤瑞在连续打落、打跑三架敌机的同时,自己也被敌机偷袭负伤,不得已跳伞后,遭到敌人的射击,为祖国捐躯在空战疆场,年仅25岁。

DSC_0598.JPG

杜凤瑞同志英勇战斗的事迹,在人民空军树起了一面战斗的红旗。同年11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为他追记一等功,后安葬于福州西湖之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党委号召空军学习杜凤瑞的英雄事迹。国防部命名他生前的飞行大队为杜凤瑞大队。

  红二十五军血战独树镇一直遗址

 

DSC_0625.JPG

 继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长征后,19341116日,红二十五军近3000人在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的率领下,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也奉命撤离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开始长征,一路突破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于26日进抵方城境内,在独树镇七里岗遭到国民党四十军庞炳勋部和地主民团的堵击,英勇的红二十五军指战员舍生忘死,顽强战斗,经过一昼夜激战,终于突出重围转危为安,迅速挺进伏牛山区,完成了向陕北的战略转移,为迎接中央红军北上奠定了基础。 

DSC_0628.JPG

红二十五军独树镇七里岗战斗以牺牲近百人,重伤二百余人的代价,挫败了国民党数万步骑兵的猛烈击,保存了红军有生力量

199710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大会上,把血战独树镇与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转战乌蒙山、激战嘉陵江等并列为红军长征中的最关键之战。1996年月11月,经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批准,方城县委、县政府在七里岗红军战斗遗址处建立红二十五军独树镇战斗纪念碑,199711月落成。纪念碑形如刺刀,蕴含血战之意,碑身25.34米,蕴含红二十五军的番号和1934年的时代背景。刘华涛、程子华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题碑文。

 马鞍桥阻击战遗址

 

194541日至4日,日军第12110师团步兵第139163联队、坦克第3师团被国民党78军新编43127128团节节阻击,经丁河店、重阳店,西犯到43师防守的马鞍桥阵地。

DSC_0390.JPG

4日入夜,公路南北两侧的127128团守军以猛烈的火力封锁公路,而日军则采取波浪式战术,不停息地轮番进攻。127团第2营以猛烈炮火轰击敌人,战斗持续数小时,敌我双方伤亡都很大,4连、6连官兵均伤亡过半,6连连长李长庚及37名战士阵亡,但马鞍桥阵地依然安在。

DSC_0367.JPG

DSC_0363.JPG

深夜,日军9辆战车向我方阵地猛扑过来。眼看敌军就要突破防线,贺一凡营长振臂高呼,霎时,由营部勤杂人员、轻伤战士40多人组成的敢死队带着手榴弹冲向敌战车,军部的战车防御枪队也开炮了,一下子把刚刚窜进防线的日军战车击毁。敌人失去了战车掩护,立即溃不成军,败退下去,再也没有力量发动进攻。

DSC_0358.JPG

    5日拂晓,守卫马鞍桥的国民党新编43师在增援友军的配合下,从西、北、南三个方向全面反攻,日军丢下遍地死尸,仓皇后撤至丁河一带,从此再未踏过马鞍桥一步。

    马鞍桥成为日寇侵犯豫西的最西点。马鞍桥这个只能在125000军事地图上才能找到的地名,从此载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不朽史册。

为纪念马鞍桥战斗,西峡县人民政府于2005年在马鞍桥战场遗址上修建了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碑、纪念亭,以祭奠为我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抗日英灵。

  彭雪枫纪念馆 

彭雪枫纪念馆位于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城东北隅1988116日建成对外开放,占地面积19.6亩。纪念馆前为雪枫广场,后为主体建筑,共由广场、碑亭、碑廊、绿化区、瞻仰大厅、展室、文物库房、办公区等8部分组成。中轴线前段,是高10米,重1.5吨的将军戎装铜像,昂首挺立,凝视千秋。其后则是主体陈列大楼,前部为八角形瞻仰大厅,后部为展室,平面呈U字形,寓现代特色和民族风格于一体。

DSC_0404.JPG

纪念内陈列共分10个部分,全面系统、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彭雪枫将军由一个贫苦农民的儿子成长为共产主义先锋战士的奋斗历程和可歌可泣的辉煌人生。

DSC_0413.JPG

DSC_0526.JPG

 彭雪枫将军1907年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的镇平县1925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投身革命20年,出生入死,南征北战,智勇双全,战功卓著,参加过中央红军历次战役,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任八路军总部参谋处长兼驻晋办事处主任、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八路军第4纵队司令员等职,领导开辟了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

DSC_0486.JPG

1941年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4师师长兼政治委员及淮北军区司令员,巩固发展了淮北抗日根据地。1944年秋日兵大举侵犯中原,他率部西征,收复大片失土。正当西征部队节节胜利之时,他却不幸于911日在夏邑县八里庄战斗中英勇捐躯,年仅37岁。牺牲后举国悲痛,追悼会上,三万余人嚎啕大哭,悲壮空前。毛泽东、彭德怀、陈毅共同挽词是:“二十年艰难事业,即将彻底完成,忍看功绩辉煌,英名永在,一世忠贞,是人民的好榜样;千万里山河破碎,正待从头收拾,熟料血花飞溅,为国牺牲,满腔悲愤,为中华民族悼英雄

 彭雪枫纪念馆开馆以来,分别被共青团河南省委、省委宣传部、省教委等单位授予“河南省青少年思想教育基地中小学生德育教育基地河南省十大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

 

          桐柏革命纪念馆

 

桐柏革命纪念馆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城南叶家大庄,是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由前国家主席李先念亲笔题写馆名。

纪念馆占地35亩,主体建筑面积3013.5平方米,风格为明末清初当地居民青砖灰瓦四合院形式,布局以中间三进四合院为主院,两侧为朝向主院的侧院共有大小院落11个,房屋194间,花园1座,内有李先念郑位三陈少敏王震王树声任质斌许子威等旧居,中共中央中原局会议室、作战指挥室等

DSC_0178.JPG

叶家大庄桐柏革命纪念馆是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和中原行署旧址。19451024日,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五师、王震领导的八路军三五九旅、王树声领导的河南军区部队三路大军六万雄师在桐柏胜利会师。当时,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行署、中原军区党政军首脑机关均设驻在此,中原局代理书记郑位三,副书记李先念、陈少敏,行署主任许子威,军区司令员李先念、王树声在此工作至1946年,为实施中共中央坚守中原,牵制敌人,制止内战战略方针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原国家主席李先念为桐柏英雄纪念碑桐柏革命纪念馆题词。

DSC_0212.JPG

展馆内的展品以桐柏简明党史线索和著名英烈事迹为主线,收集了桐柏老区第一 、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有关资料、照片、实物等,真实地纪录了革命烈士为谋取人民幸福而抛头颅、洒热血的丰功伟绩,大跨度地反映和展现了桐柏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纪念馆所在地原为本地名绅叶逢雨先生在清嘉庆年间扩建的住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飞檐走角,雕梁画栋,代表当时桐柏典型的建筑风格。叶家在三军会师桐柏后,主动腾出房间作为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中原行署机关的办公场所。

 南阳卧龙岗

 南阳卧龙岗位河南省南阳市城西4公里处。卧龙岗南濒白水,北障紫峰,遥连嵩岳,山水相依,景留四时南阳诸葛庐在其内,时人以孔明为卧龙,因号其岗。

 南阳武侯祠依岭就势坐落在卧龙岗上,初建于魏晋,盛于唐宋,有1800多年历史。这里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隐居地,汉昭烈皇帝(刘备)“三顾茅庐处,三分天下的策源地,也是历代祭祀诸葛亮的地方,是一座历史悠久、驰名中外的文化古迹,为豫西南历史名胜之首。

DSC_0062.JPG

卧龙岗内主要建筑由东而西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分前后两重,建筑布局严谨,疏密相宜,殿堂雄严,亭台壮观。祠前是宏伟雅致的“千古人龙石牌坊,高9米,面阔13.5米,三门四柱楼式,通体布满雕饰,对称的锦纹、图案,错落有致,疏朗多姿。 

南阳卧龙岗武侯祠1963年被列为首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首批国家二级博物馆

发布时间: 2016-12-14 21:22:55   点击数:

河南省军区电视网络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