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军事要闻 | 社会要闻 | 网络电视台 | 军转干部之家 | 国防服务 | 武器装备 | 军事论坛 | 军事博客 | 国防研究 | 国防纵横 | 网事精粹 | 英模谱
当前位置: 主页 > 李文祥 > 感人事迹 >

摁下血手印回农村

时间:2011-04-28 11:57来源:未知 作者:锦绣河山 点击:
1956年,副连长李文祥,转业到福建省建设厅一建筑公司保卫科,成为一名保卫干部。同年,他和一位温柔贤惠的闽南农村姑娘陈宝珍结了婚。那几年,我可享福了。 老大娘陈宝珍一说起当年,脸上洋溢出灿烂的笑容。当时,李文祥是18级干部,月工资66元多。这在当时

1956年,副连长李文祥,转业到福建省建设厅一建筑公司保卫科,成为一名保卫干部。同年,他和一位温柔贤惠的闽南农村姑娘陈宝珍结了婚。“那几年,我可享福了。” 老大娘陈宝珍一说起当年,脸上洋溢出灿烂的笑容。当时,李文祥是18级干部,月工资66元多。这在当时,算高工资了,小两口生活得很滋润。

但李文祥对此并不在意。1962年,上级号召党员干部支援农村建设。几次动员,李文祥所在的建筑公司报名的不多。他听说后,赶快报名。领导考虑到他是特等功臣,不同意他走。而李文祥态度坚决。他对领导说:“俺家很穷,得回去”。他当场咬破手指,在申请书上摁下鲜红的手印。

这就是李文祥的性格,只要党一声令下,他就往前冲。他常说,战争年代,枪声最响的地方,肯定是共产党员在战斗。

黄河岸边的范县,至今仍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当年更穷。李文祥回到北街村,用积蓄买了500斤小麦,就没钱盖房了。村里有两间透风又漏雨的破庙,他和妻子清扫了一下,就住了进去。他留给群众第一印象是:胆大,敢往庙里住。但接下来,群众就慢慢地离不开他了。李文祥曾连选连任15年生产队长。

当生产队长期间,李文祥干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是推广水稻。北街村离黄河只有十几里,地势低洼。李文祥号召全村种水稻。引水开渠时,李文祥连续40多天住在工地。对于没有见过水稻的群众来说,一切都要从头学。稻田里长大的妻子陈宝珍,给群众当教员。不到两年,原本亩产二三百斤小麦的低产田,亩产水稻上千斤。天天啃高粱面饼子的乡亲们,吃上了白花花的大米饭。

接着,其他村的干部群众也来取经。再加上政府推广,种水稻的村越来越多。20年后的今天,“范县大米”仍很有名。

第二件是改良玉米。怎么育种,怎么授粉,当时全村谁都不懂。他先学,再给群众教。第一年,就成功培育出优质玉米种;翌年,产量从几百斤猛增到1000多斤。

这两件事,村里年纪大的群众至今仍挂在嘴边。那个年代,吃饱饭比天都大。

能吃苦,又肯接受新事物的李文祥,成了群众的主心骨。村里没人愿干的工作、干不了的工作,他都扛起来。先后任过团委书记、副支书和民兵连长。“党叫干啥就干啥”,是李文祥的人生准则。

(责任编辑:锦绣河山)
顶一下
(4)
57.1%
踩一下
(3)
42.9%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邓州编外雷锋团展览馆
邓州编外雷锋团展览馆
主办:河南省国防教育办公室 Copyright @ 1999-2008 hngfj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刊登的新闻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河南国防教育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版权所有:河南省军区电视网络宣传中心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豫ICP备10005097号
联系电话:0371-81670994 新闻热线:4006-192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