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军旅文学:坚守与突围——关于新世纪军旅文学的对话 朱向

时间:2015-12-26 15:16:06来源: 作者:点击:
市场经济背景与英雄主义的回归 傅逸尘: 您如何评价新世纪军旅文学的成就和现状呢?或者说,军旅文学在世纪之交的文学生态危机的背景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朱向前: 文学分期应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研究,单纯地按照
市场经济背景与英雄主义的回归 傅逸尘: 您如何评价新世纪军旅文学的成就和现状呢?或者说,军旅文学在世纪之交的文学生态危机的背景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朱向前: 文学分期应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研究,单纯地按照时间进行划分 有时候并不准确;但当代文学

市场经济背景与英雄主义的回归

  傅逸尘:您如何评价新世纪军旅文学的成就和现状呢?或者说,军旅文学在世纪之交的文学生态危机的背景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朱向前:文学分期应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研究,单纯地按照时间进行划分

 
有时候并不准确;但当代文学就是这样一路走来,比如说新中国的建立、“前17年”、“文革十年”、“新时期”等阶段就是依托于政治上的时间段来划分的。上述阶段的文学特点比较集中、鲜明,而且受政治影响比较大,也较容易区分;但新世纪文学这一提法,其根据如果仅仅是因为进入了新的千年,就说文学进入了新的阶段,理由显然不够充分。我想,这就需要向前回溯至20世纪90年代,这里有一个隐性的力量在起作用,就是市场经济。相对于政治上的运动,经济领域的变化对文学的影响可以说更加隐蔽,但却强力而持久。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渐趋成型,渐趋完善,开始进入一个平稳发展的阶段。这是一个大的变化,也是新时期文学进入新世纪的一个大的背景。

  军旅文学也是这样,刚刚进入市场经济时,军旅文学所处的生态环境就是“商业语境的强化与政治语境的弱化”。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军旅作家们一度有点不知所措,但经过十余年的适应、磨合,大家又找到了自己,有了新的定位。就文学本体而言,那就是迎来了新一轮的爱国主义、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回归。在经过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对“宏大叙事”的消解之后,有一度因为矫枉过正,信仰或者说精神的重建与重构又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同步行进,甚至是一种反弹,正是因为有些东西失去了,人们才更加怀念,更加渴望。最经典的例子我觉得是都梁。2000年5月,我在《文艺报》上发表了《中国军魂的回溯与前瞻》,这应该是文坛对《亮剑》的第一篇专论。都梁写作《亮剑》的生活依据来自战场,与他军人家庭背景有关;而情感依据则来自商场。他见惯了商场上的尔虞我诈、无情无义,他就越加地怀念侠义、忠诚、英雄,于是就有了这部长篇小说。

  傅逸尘:市场经济与文学在这里形成了一种互动的关系,市场经济一方面冲击了文学,另一方面也加剧了文学对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召唤与回归。

  朱向前:这就是新世纪军旅文学在文学生态和文学本体方面发生变化的最重要的原因。就像18世纪英国的湖畔诗派对工业文明的反驳一样,时隔200年,新世纪的中国军旅文学也是如此。我觉得现在军旅文学中的英雄甚至比“前17年”时的英雄有过之而无不及,更加真实、更加人性化,这也是一种突破和发展。像《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了抢救自己的老婆就可以发起一场战役,这在以前的军旅文学中是不可思议的。其实我军有很多这样的悍将,充满了创造性、反叛性,甚至有些狂放不羁。像李云龙、石光荣等等。

现实题材需要“正面强攻”

  傅逸尘:新世纪军旅文学以长篇小说的繁荣为标志,在短短五六年间就收获了几十部长篇小说,比较重要的作品有:朱秀海的《音乐会》、王玉彬、王苏红的《惊蛰》、方南江的《中国近卫军》、王树增的《长征》(非虚构类纪实文学)、徐贵祥的《明天战争》、《八月桂花遍地开》、《高地》、张卫明的《城门》、苗长水的《超越攻击》、刘静的《戎装女人》等,可以粗略地划分为历史和现实题材两大阵营。记得2005年8月您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军旅文学的两种失衡》对现实题材军旅文学创作的虚弱提出了批评,那么现在现实题材军旅文学至少在数量上和历史题材打成了平手,您觉得这是否意味着近两年现实题材的军旅文学创作得到了加强呢?相较于历史题材,现实题材是否是一种更具难度的写作?

  朱向前:从现象上来看是这样的,原来的军旅文学基本上是一头沉,以历史题材为主,现在最起码在数量上达到了平衡,这是很可喜的。但是若深究起来,你提到的这五部现实题材作品所达到的艺术水准和思想深度与五部历史题材作品相比还是略处下风的。应该说现实题材有它的难度,属于正面强攻型的,这与文学创作规律多少有些相悖,因为审美活动讲究距离,只有拉开相当的距离,才能看得更加清楚。面对生活,作家需要沉淀、拒绝浮躁,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跟踪当下就要做到“入乎其内”,作家们要真正进入到当下军旅生活的本质和深层是相当困难的。现在比较成熟的军旅作家基本上是人到中年,离开部队、离开基层已经很多年了,都达到了相当的级别了,离军营生活应该说是渐行渐远了,即便真的是深入生活去采访,也很难沉入到生活的深处。与此同时,新世纪以来中国军队的现代化进程是很快的,尤其是装备技术的更新和新军事变革,这让军事素质普遍较低的军旅作家很难跟得上。另一方面,要做到“出乎其外”也不容易,要跳出来,要拉开距离,就要有时间的沉淀,这就与要快速跟踪、反映当下的要求产生了矛盾。所以军旅作家大都是硬着头皮来写,能写到这种程度就很不错了。比如说方南江的《中国近卫军》,作者把他自己从军几十年的经历、体验、思考融入到当下的武警部队生活中去,相对来说褪去了火气,有点跳出来的意思了。但这部作品的不足之处就是有意无意地回避了当下部队的深层矛盾,以他人生的阅历和眼光,他绝对不会没有看到他所写的这支部队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变化和部队存在的问题,在小说中这些方面被从略了,这也使他失去了一次更加深刻地表现当下军营的机会,这是有些遗憾的。苗长水的《超越攻击》正好与之相反,它以2005年中俄军演为大背景展开故事。从生活发生到落实到笔下,呈现给读者只有一年时间,作家正面强攻的勇气值得称道。因此我对这部作品的种种不足保持沉默。刘静的《戎装女人》是当代军旅长篇小说中第一部以女性军人为第一主人公的小说。这个人物写得很鲜活,保持了作家一贯的犀利、俏皮、幽默、机智。作家的个性和人物的个性是统一的,作家在书中扮演了一个本色演员,而且扮演得很到位。但是也正是这种本色的处理,由于作家本人缺乏领导岗位的历练,也使得人物的领导角色的分量还不够。

中短篇的衰落与“孤岛现象”

  傅逸尘:新世纪军旅长篇小说的一支独秀,是否也意味着其他诸种体裁的相对衰落,尤其是中短篇小说的衰弱,您怎样看待新世纪军旅文学的不均衡发展?

  朱向前:这还是和市场经济的大背景有关,是金钱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背后的影响。长篇小说之所以繁荣,是因为长篇小说容易出版,还可以改编成电视剧,名利双收。比较成熟的中年往上的作家基本上一头扎进长篇出不来了,中短篇干脆就放弃了。从积极的角度来看,这其实给更多新作者提供了机会,所谓趁虚而入,脱颖而出嘛。但是实际的情况是,当今的时代已经不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了,遍地是文学青年,现在想找出几个文学青年恐怕不容易了吧?这块真空或者说断层几乎没有人补上去。这些年,军队的文学刊物像《解放军文艺》、《西南军事文学》、《西北军事文学》等等还在坚守着中短篇小说的阵地,少数一些青年作家如温亚军、王棵、流云等还在坚持中短篇小说写作。这个问题确实令人担忧,再过五年,军旅中短篇小说会是什么样子,我觉得不容乐观啊。而且更重要的是,以往作家的成熟往往都要经过中短篇的历练,如果没有人写作中短篇了,那么未来的长篇又会是什么情况呢?其艺术水准是否会大打折扣呢?

  傅逸尘:王棵近两年风头正劲,小说集《守礁关键词》入选了2005年“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是您编辑并为他作的序吧?温亚军近年来也是佳作不断。说到基层作者的业余写作,我多少还了解一点,今年我为《西南军事文学》主持“好看小说”栏目,迄今已作了三期,还真的看到了不少好看的作品。这些业余作者,有着深切和厚实的基层生活体验,他们的作品普遍充盈着一股浓郁的基层部队的生活气息,故事扎实,情感充沛。另外从“首届军旅网络文学大赛”中也涌现出不少新人新作。我个人的印象和感觉是,尽管时代不同了,文学的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是文学在部队里还是有很大的生存空间。应该说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部队的业余文化生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有基层官兵的代言人出现来书写他们熟悉的甚至就是身边发生的故事,写出他们真实的存在境遇和精神状态。

  朱向前:军旅中短篇小说是一支轻骑兵,能够较为及时地反映部队现实生活,为广大官兵所喜闻乐见,的确需要得到扶持,需要重点关注。

  新世纪军旅文学创作领域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原来集群性的现象比较多,作家作品成片出现,现在变成了一种“孤岛现象”,少数有潜质的、有后劲的、可持续写作的作家开始浮出水面,成为中流砥柱,像孤岛一样。这也说明当今的文学更加多元化了,这种变化还会继续深入下去,需要我们继续跟踪,继续思考。

(责任编辑:国防教育)
顶一下
()
踩一下
()
------分隔线----------------------------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