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史合一:毛泽东诗词的另一种解读

时间:2015-12-26 15:16:12来源: 作者:点击:
(本文摘自《全国新书目》2008年第6期 作者:李萧萧) 它仍然有庄严的红色封面和那个伟人的招牌微笑。然而这是另一种解读。 以我的年轻,面对毛泽东这样的大人物,我想要读些什么?我想我要读一个有趣的人,我不要瞻仰
(本文摘自《全国新书目》2008年第6期 作者:李萧萧) 它仍然有庄严的红色封面和那个伟人的招牌微笑。然而这是另一种解读。 以我的年轻,面对毛泽东这样的大人物,我想要读些什么?我想我要读一个有趣的人,我不要瞻仰雕像或亡灵,我要看他有骨有肉地活在人间

(本文摘自《全国新书目》2008年第6期 作者:李萧萧)

    它仍然有庄严的红色封面和那个伟人的招牌微笑。然而这是另一种解读。
  以我的年轻,面对毛泽东这样的大人物,我想要读些什么?我想我要读一个有趣的人,我不要瞻仰雕像或亡灵,我要看他有骨有肉地活在人间;我不要吸取教训,也不要树立楷模,我要看他什么时候放声大笑,什么时候又乱发脾气;我不要去喧嚣的权力走廊,我要撩开大结局的幕布看婉转情节;我要:凉心动魄,也要桃色芬芳,我要感受一个寻常又不寻常的人在大时代的风流沉浮;我要《战争与和平》,也要《追忆似水年华》。而最最重要的是,我不要矫饰。更害怕飞短流长。我要一种真实。
  真实绝不是那么呼之即来的,特别是已经被放入历史里的伟大领袖。
  那我只能够读朱向前的这本《毛泽东诗词的另一种解读》了,一种艺术角度的解读。他闲庭信步在毛泽东的诗词里——紧密政治生涯里唯一可以藏匿灵魂的方舟。波德莱尔说:“诗歌是最现实不过的了,只有在另一个世界里才有完全真实的东西。”
  应当庆幸有这样的一位缅怀者,他阅读了4000多万字的资料,精心对比考证:他有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诗歌的钻研和偏爱:他有十岁时张口就来的“毛诗”童子功。最让人兴奋的是,他有评论家直率的气质兼具作家充沛的情感捎带偏执。这样一来就有趣了!
  毛泽东在经济问题的讲话中突然谈“文章作法”需有“神气”;毛泽东嗜书如命。默写背诵,笑谈《二十四史》让人惊讶,坚持阅读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毛泽东马背上常备文房四宝。一首“沁园春·雪”敌过千军万马。身处险情逆境时高唱“风景这边独好”:毛泽东赠田中角荣《楚辞集注》,出神入化的文化外交;毛泽东温柔多情。“堆来枕上愁”,思念可以让他落泪,“桂花酒”竞别有所指;毛泽东熬数夜创作一首小诗,又反复修改半世纪,在艺术面前诚惶诚恐,慎之又慎……
  以你的成熟练达,你一定能读到毛泽东居高临下又亲和无间,接谈之下,贤达鸿儒。欣然就范;以你的精益求精,寻根溯源,你一定在书里读到“筏释”和“初稿照录”,可以放心感叹,原来如此……;以你的怀旧病。在读到毛泽东给儿子蹩脚的新婚礼物时,你一定一笑一酸一唏嘘!你若钟爱毛体,有多幅毛泽东手书影印:你若爱好典藏,这是迄今收录最全的毛诗读本:就算你是个时尚达人,你也一定读到手机短信里的“十最箴言”!是不是很有“另一种”的风范!而且我更愿意相信这里的真实。诗词这扇窗,打开了就直见心灵。
  亲身听过朱向前“毛泽东诗词的另一种解读”系列讲座的人说,朱老师用了平实通达的方式,小中见大,近处及远,情致处或朗朗吟诵,或借用湖南方言模拟,或起身亲自书写毛泽东诗词。他没有抑扬顿挫的鼓点却有牵扯你必定要听下去的力量。沿着诗词的韵脚和墨迹,他在娓娓中遍涉毛泽东的军事、政治以及情感生活。敬仰外,更似一个神交多年的友人,相守相望。跟着他的解读,一个充满智慧,拥有独特人格魅力的领袖渐渐熔铸于听众心中。此书的前半部分正是根据几十场讲座录音整理而得,只是书不可见朱老师的彬彬楚楚翩翩,讲座其他的好处也算尽收其中了。
  总之,翻阅这本书,你会深切感到,作者要给你一些,再给你一些,还要再多给你一些。因此有讲稿,有赏析,有注释,更有手书影印、初稿考据等等。书的本身还有浓浓的温暖氛围。朱寒汛执笔所有赏析的文字,他除了是十八岁时就崭露头角的散文天才外,更是朱向前之子。你可想象成书过程:父子切磋,类似古典中国式的爱与学养的交融传承。颇有古风。总之页页可见琢磨之心。那是对所写的伟人的够够满满的热情,也是对读者涓涓逶迤,心存交流。对“毛迷”们来说,会觉得格外贴心吧。
  这书的角度是前瞻性的。那是它有大历史观。尘埃终将落定,褒与贬的狂风过后,与永恒和不朽相连的将是毛泽东诗词。它们也将是芸芸怀念者们最后情感的承载地。

(责任编辑:国防教育)
顶一下
()
踩一下
()
------分隔线----------------------------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